乡愁带你游古镇 | 三河镇 —— 仁爱为本 诚信立世的千年小镇
| 招商动态 |1970-01-01
第六十二站
三河镇
三河镇位于安徽省合肥市,素有“千年古镇、风云战场、名人故地、美食天堂”之美誉,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、中国历史文化名镇。
距今2500多年前的三河,原是巢湖中一块浮出水面的高地,为鸟鹊栖息之地,因此古称“鹊渚”、“鹊岸”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,三河镇逐渐发展成为河汊纵横、沟渠如网、广阔富饶的鱼米之乡,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的商业重镇。
1.三县桥
三河众多的古桥中,最让当地人引以为傲的就是三孔石桥,因有“一桥跨两岸,鸡啼鸣三县”的说法,又被称为“三县桥”。当地人常说,不过“三县桥”,就等于没到三河。只有站在桥上,才能真正感受到古镇的魅力。而说到这座古桥,三河人都会自豪地说“是包和尚建的”。包和尚是谁?《记住乡愁》第三季《三河镇——仁爱为本,诚信立世》中就曾介绍过“包和尚”建桥的传奇故事……
相传,在三河镇有一个和尚,因为脖子后面长了一个瘤,当地把瘤都叫做包,所以大家都喊他“包和尚”。
当年小南河两岸的人要过河,全靠渡船。“包和尚”见百姓生活不便,就立下誓言,要靠自己的力量建一座石桥,造福乡亲。这对当时一无所有的出家人来说,根本就是一件难以完成的事情。
“包和尚”为了兑现承诺,一次次寒来暑往地化缘、募捐,一个个春夏秋冬的轮回,奔波了几十年。
筹足善款后,他请来最有名的石匠,买来最好的石材。不仅如此,他还要求垒叠嵌连的石条,要用糯米加鸡蛋清熬成的浆水灌缝粘连,在他看来,用一生完成的誓言,来不得半点马虎。
在三河有种说法,“修桥修路修谱,领头人要舍得命。”石桥刚刚立柱,“包和尚”就生了一场大病,卧床不起。石桥砌好了骨架,“包和尚”已经奄奄一息了。就在弥留之际,听说桥面石料还无处着落,“包和尚”请人把他抬到桥头,又叫人找来了当地商会会长。这时的“包和尚”已经说不出话了,他猛地坐了起来,双手紧紧抓住会长的拐杖,大睁着双眼离开了人世。
会长见和尚死了,便弯腰去掰和尚的手,可抓着拐杖的手怎么也掰不开。会长明白老和尚心愿未了,死不甘心。便说:“这桥面的事,我包了,你安心走吧”。只这一声,“包和尚”的手便松了。
“包和尚”走了,石头大桥却建了起来。他为了给大家修建一座桥,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。如今,桥上雕刻精美的石柱、石鼓、石狮子依然栩栩如生,向过往的游人讲述着这个动人的故事。
2.大夫第
“大夫”是古代高级官阶的称号,清朝以后称高级文职官员为“大夫”。“大夫第”即为古代文职官员的府第。 以“大夫第”命名的这座展馆,将流散民间的明清家具、建筑构件、木雕、石雕、祖容画像收集起来,再现了前朝官宦家庭的生活,及民间能工巧匠高超的设计理念和完美的雕刻技艺。
3.三河大战风云馆
三河古镇地处军事要冲,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,是著名的古战场,其中最著名的战役当属发生在清朝晚期的三河大战。
这座展馆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,分别是“序厅”、“疆场雄杰”、“战守风云”、“史书评说”,循序渐进地展示了三河大战爆发的起因、经过、结果、影响。风云馆中的照壁,黑瓦青砖,浑厚大气,照壁上的金漆大字与其遥相辉映,庄严威武。
4.董寅初纪念馆
董寅初,1915年9月出生,肥西三河人,是中国著名的爱国侨领和社会活动家。位于三河镇西街的董寅初纪念馆,围绕着“求学之路、实业报国、心系侨胞、维护祖国统一、招商引资”等方面,以图片和实物的形式集中展示了董寅初的生平经历。
5.仙姑楼
“中和祥”是三河古镇上有名的老字号。这家创办于清光绪年间的糕点铺,已经走过了110多年的岁月。在“中和祥”的楼上,有一个小小的“仙姑庙”,这个庙为什么要建在作坊楼上呢?《记住乡愁》第三季《三河镇——仁爱为本 诚信立世》中就为大家讲述了这个故事……
施茂斌,是“中和祥”的第三代传人。清光绪二十四年,他的祖父施道生从舒城来到三河。为了谋生,当时只有16岁的施道生和两个朋友一起,开了一间小小的糕点铺,做一些麻饼、烘糕、寸金、白切等点心贩卖。由于他勤劳能干,做的点心货真价实,很快就打开了局面。
为了扩大生产,施道生建起了自己的加工作坊,并在作坊的楼上,建了一座小小的“仙姑庙”。中国人常讲“头顶三尺有神明”,施道生在自家楼上建庙,既希望神明庇护家人平安,也把自己置于神明的监督之下,要求自己和工人们,不能偷工减料、以次充好,做出有违良心的事情。同时,他把“兴德作求”四个大字做成砖雕,镶嵌在门楣之上,时刻提醒自己,要先立德再做事。
“中和祥”的生意越做越大,施家成为了当地的大户。每到大年三十,“中和祥”的老掌柜,都会背一个马甲到周边去转,看别人家的烟囱冒不冒烟。如果冒烟了,就证明这家还有余钱过年,如果不冒烟就说明这一家生活窘迫,老掌柜就会偷偷从马甲里面掏两块银元,塞到别人的门缝里面,让别人可以顺利过年。
门下偷偷塞进去的两块银元,曾经帮助过许多人家渡过难关。施恩不求报的善举,让“中和祥”的生意日益兴旺。这种仁爱的做法,也被施家写进了族谱,世代流传……
千百年来,古老的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三河人,坚持着仁爱为本的信念,延续至今。这份深厚的文化积淀,滋养着无数的三河儿女。
今年已经73岁的周本元,对古镇的传统有着切身的感受。五十多年前,有一次遇到粮食歉收,家里的存粮都吃完了,他只好四处找人借粮应急。
跑了大半天,晚上回到家,还是没借到粮。他只好躺在床上,结果到床上一躺发现不对,枕头比原来高了一截,一摸才发现是个口袋,口袋里装了差不多有十多斤米。
周本元试图寻找帮助他的好心人,但是打听了很久,也没有结果。虽然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,但是对于老人来说,受人恩惠是有形的,虽然不晓得姓,不晓得名,也没见其人,但是这一种感激,这一种感恩之心是永远不敢忘记的。因为这一份默默的帮助,让周本元体会到了人生中最为温暖的时刻。
1.庐剧
三河镇民俗文化丰富,是安徽省地方剧种——庐剧的发源地,素有“庐剧之乡”的美誉。庐剧,旧称“倒七戏”,合肥周边也有人称“小倒戏”。清末以来,逐渐由古镇流行于安徽境内的淮河以南、长江以北地区。曲调清新朴实,优美动听,很受当地群众喜爱。
2.门灯
在三河古镇上,每家商铺门口除了招牌,还会特意挂上一盏门灯。门灯上不仅写有自家的姓氏,背面还会写上各自姓氏的郡望堂号。
来三河做生意的人,生意做得好不好,诚不诚信,别人都会记住,所以三河的商户都会在自己的门前,挂上一个门灯,写上自己的姓氏。每个人从门灯下经过,自己的一言一行,一举一动,都在祖先的注视之下。在这样的道德约束之下,人们便不敢做不诚信的事,不敢对不起祖先。这就是所谓的“人在做,天在看”。
“前有姓氏,后有郡堂”,在三河,这不仅仅只是商家信誉的象征,更寓意着祖先在注视着后人的所作所为,谁还敢给自己的祖先和姓氏抹黑呢?
1.三河米饺
三河米饺,是安徽合肥地区久负盛名的传统小吃之一,是一种以籼米粉制作的带馅饺子。所谓籼米,是一种用籼型非糯性稻谷培育的米,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、维生素B1、铁、磷、钾等营养元素,易于消化和吸收,具有补中益气、健脾养胃的功效。米饺以籼米粉制成饺皮,猪五花肉及调料制成馅心,成饺后油炸而成。色泽金黄,外皮酥脆,馅味鲜美,深受当地人们喜爱。
2.三河米酒
在宋代,三河作为天下闻名的古商埠,盛产一种用糯米酿造名为“金波酒”的甜酒,这也是现在三河米酒的前身。古镇因杭埠河、丰乐河贯穿其间,水质清澈透明、晶莹如镜,又由于三河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、气候特征和水文特点,这里的水源及粮食都是酿酒的上乘材料。
在三河,每逢家中添丁都要酿造“金波酒”供产妇饮用,以补身体之虚,是当地最受欢迎的一种酒。在酿三河米酒时,要先选好优质糯米,浸泡、沥干、蒸熟后拌上特制酒药,让它自然发酵,经过压榨、澄清两道工序后,就封缸贮存,最后再经过严格的检测,才能出品标准的三河米酒。
3.马蹄酥
马蹄酥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、耗时较长,最奇妙的地方在于扁平的马蹄酥进入冷油锅后,随着小火的缓缓燃起,金灿灿的油面围着马蹄酥四周冒出一朵朵好看的花形,马蹄酥一层一层地凸起,在油锅中显露马蹄的形状。
炸好的马蹄酥外焦里嫩,轻轻地咬上一口,芝麻、金桔、桂花的香味充塞齿间,让人难以忘怀。
4.油炸响铃
油炸响铃是用豆腐皮做外皮,内馅主要是用鲜猪肉和花香嫩藕,也可适量放些韭菜黄、芹菜杆、嫩黄瓜、嫩竹笋等,摊到浸水后的豆腐皮上包裹,加适量淀粉,待淀粉粘接后切成约10厘米长4厘米宽的方块,放到猪油、香油各半的油锅炸熟炸透,内熟外焦,营养丰富,口感甚佳。
三河镇景区内有星级酒店、客栈、特色民宿,均沿河而建,省去了繁杂的交通路线,游客到景区内入住不仅可以欣赏到自然风光,还可以品尝到许多当地美食。
编辑 | 王昕彤 刘晨 樊东媛
▼精彩回顾